地震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,当地震突然来袭,我们该如何正确躲避呢?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避震指南,希望大家都能掌握这些关键的自救知识。

避震三部曲:伏地、掩护、抓牢
伏地 :地震发生时,应迅速就地采取趴卧姿势,降低身体重心,这样可以避免被震倒或被高空坠物击中。
掩护 :寻找身边的坚固物体,如桌子、床等进行遮挡,保护好头部、颈部等关键部位,减少受伤风险。
抓牢 :如果可能,要紧握身边牢固的物体,如桌腿、床架等,防止身体被甩出或移动,待地震稍缓后再寻找更安全的躲避位置或撤离。

不同场所的避震方法
公共区域 :在商场、剧院、体育馆等公共场所,要保持冷静,就近躲避在柱子、墙角或结实的柜台、乐池旁,避免拥挤和踩踏,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,有序撤离。

户外区域 :若身处户外,要迅速跑到空旷开阔的地方,远离高大建筑物、广告牌、桥梁、隧道等危险物,以防被倒塌的建筑物或其他物体砸伤。

家中 :在家中遇到地震,应迅速切断火源、电源、煤气等,防止火灾等次生灾害的发生。可躲避在厨房、卫生间等空间较小、有承重墙的房间内,或者躲在床、桌子等坚固家具下方,用枕头、被子等软物保护好头部。

教室 :在学校教室里,学生们应迅速躲在课桌下,双手抱头,闭上眼睛,待主震过后,在老师指挥下有序撤离教室,切勿慌乱奔跑。

野外 :在野外遇到地震并遭遇山崩滑坡时,要沿着与岩石滚动相垂直的方向撤离,迅速离开山脚、陡崖等危险区域,避免被滚落的岩石击中。

震后疏散注意事项
震后疏散时,要听从现场救援人员或相关指挥人员的指挥,有序撤离危险区域,避免拥挤、推搡等混乱场面的发生,防止造成二次伤害。

掌握正确的避震方法,能在地震来临时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。让我们提高防震减灾意识,将这些知识牢记于心,为生命安全筑牢防线。
部分内容来源:山西省地震局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