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31 年 8 月 4 日,一场特大洪水突袭长江,无情的洪水吞没了无数家园,十四万余人在这场灾难中失去了生命。历史的悲剧令人痛心,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。
如今,每年夏季,长江流域仍处于洪水爆发的高风险期。我们虽无法完全阻止洪水的发生,但掌握应急知识,能为我们筑起一道生命的防线。
洪水来袭前
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洪水预警信息,这是做好防范的第一步。当预警发布,居住在低洼地区的居民应迅速撤离,前往地势较高、安全的地方暂避。
洪水来临时
若不幸遭遇洪水,保持冷静至关重要。如身处室内,可利用绳索等工具将自己固定在牢固的物体上,防止被洪水冲走;若在户外,要迅速向高处转移,避免登上土坯房的屋顶,以免房屋垮塌造成二次伤害。
洪水过后
仍需警惕次生灾害。饮用水可能受到污染,切勿饮用未经处理的生水;食品也可能被污染,避免食用变质或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。
当洪水预警发布时,我们应该怎么做?
蓝色预警:需警惕,做好防洪准备。关注预警信息,了解洪水动态,储备应急物资如手电筒、口哨、饮用水等。避免前往低洼地区,远离河道等危险区域。
黄色预警:要行动,采取防洪措施。除储备应急物资外,检查房屋排水系统,确保排水畅通。若住在低洼地带,可将重要物品转移到高处,必要时准备撤离。
橙色预警:快撤离,前往安全地带。听从政府安排,及时撤离至指定安全区域。若无法撤离,立即爬上屋顶、大树等高处等待救援,利用手机、口哨等发出求救信号。
红色预警:最危险,全力自救互救。立即前往高处避险,如遇他人被困,尽量协助救援,水中行进时,尽量找棍子等支撑物,防止被水流冲倒。
洪涝无情,人间有爱。让我们携手共进,增强防范意识,学习应急知识,为生命安全保驾护航。